首页新闻资讯﹥太赫兹源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
新闻资讯

太赫兹源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

2025-09-05 34

太赫兹波是频率介于0.1-10THz的电磁波,位于微波与红外辐射之间,具有独特的物理特性(如穿透性、安全性、“指纹谱”特性等)。太赫兹源通过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信号分析,可实现对物体内部结构、缺陷或成分的无损检测。


太赫兹源

太赫兹源在无损检测中的原理

太赫兹无损检测的核心是利用太赫兹波与被测物体的相互作用,通过分析信号的强度、相位、频谱或时间延迟等信息,推断物体内部的缺陷、结构分布或成分差异。具体原理可分为以下几类:

基于穿透与成像的原理

太赫兹波对非极性材料(如塑料、陶瓷等)具有良好的穿透性,但对极性材料(如水、金属)穿透能力弱。利用这一特性,可通过透射成像或反射成像检测内部结构:

- 透射成像:太赫兹波穿透样品后,缺陷会导致局部透射强度降低,探测器接收信号后形成灰度图像,缺陷区域表现为明暗差异。

- 反射成像:对厚样品或表面不透明材料,太赫兹波遇到内部缺陷时会发生反射,通过分析反射信号的时间延迟和强度,可定位缺陷的深度和大小。

基于时域光谱(THz-TDS)的原理

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是最常用的检测手段之一。太赫兹源产生短脉冲的太赫兹波,照射样品后,探测器记录脉冲的时域波形。通过对比“无样品”和“有样品”的波形,可提取样品的光学参数,进而分析内部结构:

- 不同深度的缺陷会反射不同时间延迟的太赫兹脉冲,实现“分层检测”。

- 物质的太赫兹“指纹谱”(特定频率的吸收峰)可用于识别成分,例如检测样品中是否混入异物。

安全性原理

太赫兹波能量极低,不会对生物组织或材料造成电离损伤,因此可安全用于对辐射敏感的场景(如食品、药品、生物组织、文物等)。

太赫兹源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

工业与航空航天:复合材料缺陷检测

- 场景:碳纤维复合材料(CFRP)、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等广泛用于飞机机身、航天器部件,其内部易出现分层、气泡、裂纹等缺陷。

- 应用:太赫兹源通过反射或透射模式,可非接触检测复合材料内部的分层、微小气泡。例如,航空发动机叶片的复合材料涂层,太赫兹波可穿透涂层,通过THz-TDS分析涂层与基底的结合状态,避免传统超声检测的耦合剂污染问题。

包装行业:食品与药品的密封性及异物检测

- 场景:药品铝塑包装、食品塑料包装需检测内部是否密封完好、有无异物(如金属屑、玻璃渣)或内容物缺损。

- 应用:太赫兹波可穿透塑料、铝塑包装的塑料层(金属铝层会强反射),通过透射成像识别内部内容物的完整性;若存在金属异物,会产生强反射信号,与正常区域形成明显差异,实现快速筛查。

文物保护:艺术品与古物的内部结构分析

- 场景:壁画、油画、古籍等文物的修复需了解底层结构,但传统检测(如X射线)可能损伤颜料。

- 应用:太赫兹波可穿透颜料层,通过反射成像或THz-TDS分析底层的笔触、修改痕迹。例如,对敦煌壁画的检测,太赫兹成像可清晰显示地仗层的裂纹或空鼓,为修复提供依据,且无辐射损伤。

生物医学:浅层组织与生物样品检测

- 场景:皮肤病变、牙齿龋齿、生物组织的结构异常检测。

- 应用:太赫兹波对生物组织的穿透深度约0.1-2mm,且对水敏感。例如,早期龋齿的牙釉质含水量升高,太赫兹波的吸收增强,通过反射信号差异可识别龋齿位置,比传统X光更早发现病变。

半导体与电子行业:芯片封装缺陷检测

- 场景:芯片封装(如环氧树脂封装)中可能存在空洞、分层(影响散热和可靠性)。

- 应用:太赫兹波可穿透封装材料,通过THz-TDS测量不同区域的折射率变化,定位空洞(空洞处折射率接近空气,与封装材料差异显著),实现非接触、高精度检测(分辨率可达微米级)。

太赫兹源欢迎咨询中瑞先创,400-001-3352